当前位置:文思都>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设计>

《认识圆锥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思都 人气:6.43K

教学目标:

《认识圆锥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1、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认识圆锥体。

2、理解并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圆锥体,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准备:

扇形纸片、各种圆锥体、量筒、水槽、细沙

学习准备:

圆锥体物品、生活中圆锥体的应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结合实物认一认)

2、这是什么图形?(圆锥)过去我们对它了解比较少,今天重点来研究它。

3、关于圆锥你想了解它的什么?(特征、表面积、体积)

二、研究特征:

1、做圆锥(提供扇形纸片、橡皮泥、跳棋、圆铅笔、卷笔刀),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2、自学91也教材,汇报学习结果。(板书)

底面:圆

侧面:曲面(扇形)

高: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1、判断练习

2、生活中的圆锥:实物展示、图片展示

三、初步了解表面积:

侧面积(扇形)+底面(不做重点)

四、探究体积:

1、猜测:根据以往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圆锥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底面积、高……借助已有图形剪拼割补……用已有知识推倒公式)

2、根据老师提供的用具你会想到怎样测量圆锥的体积。

(1)利用量筒、水(小结公式后验证)

(2)利用圆柱体、砂子(试验前先猜测……强调等底等高)

3、总结公式(板书)

4、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是21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巩固练习

1、例题1

2、笑脸题(连线后画出与圆柱体积相等的圆锥的高)

3、玻璃厂用卡车运进一批做玻璃用的砂子堆成一个圆锥形,底面周长是31。4米,高3。6米,每立方米砂重1。5吨。这堆砂子质量是多少吨?

六、总结学习立体图形的收获。

《圆锥》教学反思

借助《圆锥》这一教学内容为载体,我有机会实践自己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基于教材的`深入探索与研究。课改以来,新的课堂十分活跃,特别是空间与图形的相关课,十分重视操作、实验等活动,课堂一派热闹。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我觉得数学课应该更“数学”一点,应该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所以,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活而不乱”的课堂,让操作活动的背后更有知识的含量。

首先,为学生提供的扇形纸片、橡皮泥、跳棋、圆铅笔、卷笔刀等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动手制作圆规,加深学生对圆锥体的认识。而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部分,我不仅仅让学生单纯的去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锥体物品,而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使用的原理是什么。

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一部分,我努力寻求“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用空心圆柱、圆锥进行实验。但是,学生怎么会一下子想到做实验呢?做实验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吗?如果开始就做实验,虽然形式上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于是,我设计让学生先去猜一猜,圆锥体的体积计算与什么有关。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借助已有的一些图形进行割补,探求底面积、高的关系等方法。在为学生提供各种圆锥体、量筒、水槽、细沙等工具,让学生自由实验,独立去探究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反思这一系列的活动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生活知识也应该融于课堂。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课上,要有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要从理性的思考角度入手,让学生有操作活动,更要有归纳、推理和思考。让培养空间观念的数学课更“数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