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思都>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学资料>

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技巧(教学论文)

文思都 人气:1.18W

    在古希腊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核心是提问。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R. Stevens)对教师提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数量格外惊人--平均每天提问395次”(丹东尼奥)。我国的教育家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下课堂提问的技巧。

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技巧(教学论文)

一、课堂提问,重视作用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是课堂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的运用课堂提问非常重要,首先课堂提问是检测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老师可以测试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这里既然说到成绩,老师就要有选择的对学生提问,从而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学生在众目睽睽下回答问题,能否回答正确被视为荣辱大事,在心理学上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进而起到督促作用。 

其次,提问要“量”力而行。课堂提问难易程度要适当,不要一味的追求难题,难倒学生,这样不但给学生的自尊心很大打击,更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也不要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问题低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能进行积极的思维探讨,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只要“跳一下就能够到果子”。 

最后,课堂提问对于学生思维的启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实物的本质,这样不但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宽度,更能加固了知识的掌握,有些学者指出“提问等于暗示”,老师提问的问题在文章中有这重要的作用,暗示学生对于这类问题要认真学习,在学习中要作为重点,这样间接的暗示,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所以以提问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但强化知识的信息传输,衔接新旧知识,更调控了课堂气氛。  

二、披文入情,调动思维。

文章的题目居于文章最醒目的位置,是文章形神之精华的凝聚。文学大家均重拟题,以期先声夺人,语文教师也应抓住文题,披文入情,巧设疑问,既培养思维能力,又引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例如我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分析题目:(1)说说这篇散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2)写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这一连串的问题无不扣题而来,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又使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脑之事。问题一提出,顿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群情振奋,学生发言踊跃,老师适当点拨,很快明确了答案:(1)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2)写作内容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3)写作方法是对比。我们的分析和课文实际一样吗?一句问话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整个课堂环环相扣,有序而紧凑。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思维得到有力的训练。

再如教《我的叔叔于勒》,通过预习课文已知课文主人公并不是于勒,那么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呢?这一问恰好抓住了学生“愤”、“悱”之机,很快把学生带入老师所创造的思维情境之中,便于他们去主动地接受课堂上的信息,也便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为人贵直为文贵曲。语文教学也要避免直来直往地讲析与灌输,要让学生“跳一跳”而后摘到树上的果子。就课堂提问而言,要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的余地。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

    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艰涩隐晦。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一览无余。

四、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所以对一些过于艰深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深题浅问,要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忌肤浅粗糙、浅尝辄止。

五、 应重培养,发散思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教学中的课堂提问,重点应放在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方面,把课堂真正变成启迪学生思维的园地。通过提问,使得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以开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 创设情境,选择角度。

课堂提问的艺术仅体现在问题的价值及适度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把握提问的契机,创设提问的情境,选择提问的角度,不断变换提问的形式和方法,用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也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所以教者应该做到"相机诱导"。

以《变色龙》为例,教师都清楚作者把讽刺揭露的矛头直指当时沙俄黑暗反动统治。但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一点呢?孤立的人物分析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一点,而直接由教师指出又显得勉强。为此,我在学生讨论完人物性格特点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依次提出:

1、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讨论,你认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哪些?(善变)

2、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变得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蠢--理由荒唐)

3、他虽然"善变",但由哪一点始终未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本性未变)

4、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位警官既不变又善变的呢?(将军的权势)

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逐步明白了小说讽刺的锋芒并不仅仅是指向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而且还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沙皇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学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积极思考,呈阶梯式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七、采取不同的提问形式和方法。

 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目的而采取不同的提问形式和方法,也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注意的。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便从要求学生分析课题的短语结构入手,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并提出问题:"童年时代的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希望能引导学生迅速理清作者的基本思路和写作意图;在教《杨修之死》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曹操是忌才而杀杨修的话,那么为什么又重用杨修任主簿一职呢?"希望学生能认真探究,而并非一定要得出所谓的正确结论。教《驿路梨花》时,让学生设想:能否将课文中的两条线索分成两个故事来写?用明暗线将两个故事揉合在一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帮助?希望通过比较,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结构与主题的关系。 

一位想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语文教师,应该象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和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堂提问,讲究艺术性,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总之,教学是一种艺术,提问也有自己的技巧。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

 纵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