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思都>古今文学>名著阅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练习题带答案

文思都 人气:2.41W

知识梳理

《岳阳楼记》练习题带答案

一、 古今异义

1、 越明年予观乎巴陵胜状

2、 南极潇湘

3、 有去国怀乡

4、 至若春和景明

5、 长烟一空

6、 把酒临风

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 是进亦忧,退亦忧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四、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二、一词多义

1、极: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2、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3、观:予观乎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然:然则何时而乐耶

满目萧然

5、则:然则北通巫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修:乃重修岳阳楼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通:政通人和

然则北通巫峡

8、空:而可长烟一空

浊浪排空

练 习

一、 解释加点的词语

1、予观乎巴陵胜状 优美的

2、衔远山,吞长江 连接 吞吐

3、朝晖夕阴 日光 阴天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6、南极潇湘 直达

7、多会于此 聚会

8、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放睛

9、阴风怒号 呼啸

10、薄暮冥冥 迫近

11、登斯楼也 这

12、则有去国怀乡 离开

13、沙鸥翔集 栖止

14、长烟一空 全

15、把酒临风 持 面对

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17、不以物喜 因为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于

19、是进亦忧 到朝廷,出来做官

20、吾谁与归 归依

21、百废俱兴 兴起

22、山岳潜形 形体

23、属予作文在记之 属同“嘱”嘱托 我 创作

24、乃重修岳阳楼 就 修建

25、增其旧制 扩大 规模

26、至若春和景明 阳光

二、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太阳和群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些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里游动;湖岸和沙洲上的小草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9、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心情开阔,精神愉快,可以暂时忘记一切荣誉和耻辱的感觉,举酒临风,真是喜气洋洋啊!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们处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1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远处的群山,吞纳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

三、理解填空

1、本文选自《 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朝代)政治 家、文学 家。“岳阳楼”地处现今的湖南省岳阳市。

2、本文通过描写“迁客骚人”登岳阳楼时,看到 阴、晴不同的景色而产生悲、喜的思想感情,进而过渡到议论,从而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

3、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

4、第③④段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悲和喜的两种心情。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6、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原文回答)

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用了拟人 和 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8、《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气象万千;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心旷神怡 。

9、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0、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11、文中“古仁人之心”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形成了对比。

12、文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填空)

13、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第一,“前人之述备矣”,所以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14、“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类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向往与敬慕的思想感情。

15、“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意为诗人,“骚”原《楚辞》中的《离骚》。

16、文中描绘“岳阳楼之大观”的语句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文中描写了登岳阳楼人的两种不同心情:

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另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