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思都>古今文学>唐代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安定城楼》全诗翻译与赏析

文思都 人气:5.51K

《安定城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下面小编带来的李商隐《安定城楼》全诗翻译与赏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释:

①此诗冯《谱》、张《笺》俱编入文宗开成三年(838)。商隐于开成三年应博学宏词科不中,乃回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关内道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参《旧唐书·地理志》)。王茂元于大和九年(835)节度泾原,至开成四年犹在泾原。因唐之泾原在隋代为安定郡,故此诗依旧习称“安定城楼”。

②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谢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③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见。

④贾生:指西汉人贾谊。《史记·贾生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呕血而亡,年仅33岁。商隐此时27岁,以贾生自比。

⑤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⑥永忆两句:《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⑦不知二句: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商隐以庄子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翻译:

何以解忧?雄城延绵,我独自登上高峻的安定城楼,

看绿柳繁枝飘飘,西北风暖,春色充满远处的水洲。

我如同贾谊年轻有壮志,可怀才难遇只能白白泪流,

我如同王粲无奈离故乡,我比他飘泊更远也更悲愁。

一直渴望功成名就后、白发苍苍时,安然归隐江湖,

一直渴望造福社会后,一叶扁舟游四方,品诗饮酒。

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

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洁的凤凰抢它的腐鼠,好不知羞!

题解: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二十六岁的李商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结果落了榜,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府中做幕僚。这首诗就是他客中登安定城楼遣愁言志的名作。安定城楼,即泾州城楼。泾州,是唐朝泾原节度使府所在地,在今甘肃泾川县北。

安定城楼 诗意图 汪国新 绘

古往今来,登高临远的文人骚客总爱赋诗言志。不同遭际的诗人,把酒临风,登高望远,总是思绪飞扬,感慨万千。相似的主题,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情感和人世感慨,登楼诗成为中国诗歌里颇有意味,颇有深度的一类作品,涌现出大量的千古名篇。那么,当失意的李商隐站在安定城楼上举目远眺时,他又有什么独特的人生感喟呢?

句解: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高峻绵延的城墙上耸立着百尺高楼,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婆娑的杨柳之外,是无尽的水边平地。“迢递”,高远绵长。“汀洲”,水边平地。登高远眺,杨柳荫荫,河水清清,洲青沙白,天地是那么广阔,山河是那么壮美,而自己的处境却是这样的局促,满目春色顿时化为满眼的凄迷。一个“尽”字,涵蕴无穷。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悲从中来,道出了自己压抑许久的悲伤。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想当年,贾谊少年才俊,却只能空自垂泪,枉有满怀抱负;王粲才高,亦无用武之地,只能春日远游,写写《登楼赋》,在纸墨之间寄托忧思。这是诗人借贾谊和王粲来暗示自己的人生遭遇。

“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二十二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可谓是少年英才。他曾向汉文帝上《陈政事疏》,说道:“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李商隐借“垂涕”来指代贾谊的忧国忧时之情。可惜他的建议不仅没有被汉文帝采纳,而且还遭到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十三岁即抑郁而死,未得汉室重用,所以说是“虚垂涕”。

王粲,汉魏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十七岁诏受黄门侍郎,因避三国战乱,离开长安到荆州去依附刘表,但一直未受重用。在一个春日,他登上城楼,写下传颂千古的《登楼赋》,抒发内心的抑郁苦闷。“春来更远游”一句是指王粲《登楼赋》中所言“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意思是田野里万物生发,欣欣向荣,虽然确实很美,但毕竟自己寄居异地,有志难申,不可稍留,而当远游。仔细体味,正与李商隐寄居岳父之所,眼望泾州盛景、胸怀挫折之情相通。

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诗人一般年轻。诗人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落第,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一样抑郁愁苦。诗人远赴泾州入王茂元幕府,与王粲一样寄人篱下,流落幕府。万般情怀,便由这两个典故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常想白发年老时归隐江湖,披散头发,驾一叶扁舟,悠游于江湖之间,但需待自己扭转乾坤,回旋天地,建功立业之后。诗人虽然遭遇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并未减退。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王之业后,辞去爵位,乘一叶扁舟飘然而去,成为千古美谈。李商隐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想学范蠡,建功立业,等到功成名就之后便引身而退。“欲回天地”说的是自己渴望有回天之力,以重振李唐王朝。“永忆江湖”强调自己并非贪慕功名利禄,而有功成身退之心。“永”字表达的是诗人毕生的理想,“欲”字可见诗人强烈的用世之心。

这一联历来备受推崇,它不仅对仗工整、气势雄浑,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理想的人生境界:既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又追求淡泊宁静的超远人生。有了前者,才能胸襟开阔,兼济天下;有了后者,就会区别于那些追名逐利之徒。纪晓岚曾经盛赞此联“千锤百炼,出以自然,杜亦不过如此”。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雏竟未休,不料死老鼠被当成美味,而秉性高洁的鹓雏竟然被猜疑个不休。“鹓雏”,凤凰一类的神鸟。这一联出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惠施任梁国相,庄子准备去探望他。有人对惠施说,庄子是想来谋夺你的相位,惠施于是百般防范。庄子听到这事后,就对惠施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神鸟,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非梧桐树不歇,非竹实不吃,非甘泉不饮。有只猫头鹰刚获得一只死老鼠,看到鹓雏飞过,怀疑它要来抢食,就仰头向它发出“吓吓”的怒叫声。现在你也想用梁国这只死老鼠来“吓”我吗?

诗人巧妙地借用庄子的典故,把本来很难用简短文字表达的意思说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落选,与某中书大人“此人不堪”这一含有道德人品的非议有关。诗中所用典故,大概正是对这种猜忌与中伤的愤慨。同时,也可能是讽刺那些企图把持利禄、一力排斥异己的朋党势力。

评解:

《安定城楼》是李商隐咏怀诗的代表作,气韵流动,俊逸高迈,历来受到推崇。全诗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虽是传统登临题材,却一反写景抒慨的陈规,仅在首联以登楼远眺发端,以下通篇纯粹抒怀。其中情绪多端,有慷慨,有失意,有激愤,有惆怅,有迷惘,有孤苦。这种繁复的感情、凝炼的语言,使得这首咏怀诗意蕴深厚。

李商隐向来以善用典著称。这首诗用典很多,也很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诗人有相似之处,以其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便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作者的隐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而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明他无意于名利,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巧妙地反击了对自己的恶意中伤。

据《蔡宽夫诗话》记载,王安石晚年喜吟此诗,他说:诗人们都向杜甫学习作诗之法,但真正学得好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商隐;他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一联,“虽老杜无以过”。

李商隐《安定城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回天地,即扭转乾坤。

14.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寄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

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风凰同类的`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

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

15.请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

【答案】

14. A

15.共同点:两首诗诗人都不得志,诗中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

不同点:本诗颈联写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只等回天撼地之日,扭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这两句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有才之士的积极向上豪情满怀的思想,既有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而李白诗句则是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的激愤之语。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诗的开头两句是“即景生情”,不是“寄情于景”,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把这两句诗放在原诗中理解,再读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抒发。比较鉴赏这类题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做这类题要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本题,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本诗颈联抒发了诗人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两首诗中诗人都是有才而不得志,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不同之处是,李白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李商隐则仍积极向上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