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思都>作文>体裁作文>周记>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

文思都 人气:3.13W

不经意间,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这一周内让你有什么启发呢?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写周记,就是在准备写周记吧。千万不能认为周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

已是清明。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是乡间少不了的景观,纷纷细雨,让清明时节的乡间,多了一分哀思。

但于我,快乐的音符占据了我的整个清明假期。

因为在我的村子,就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清明时节要烧野米饭,而且这野米饭年年要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菜肴出现。

清明节前,村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合计着野米饭的事情:你家烧一锅,我家煮一桶;你家准备汤,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一天,家家烟火,处处人堆。孩子们总是跟在大人后面找空地,摞砖搭灶,不一会儿,大家就都准备停当了。接下来,孩子们在大人的指挥下,去各处捡柴火,去年过冬留下的桑树枝和路上晒干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拣来就能烧。等到万事俱备时,大人小孩齐上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抢着干这个干个。

捣鼓了半天,野米饭总算齐备了,这个时候电话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不一会,各路人马从不同的方向凑了过来,村子开始沸腾。年长的老汉一声招呼,野米饭盛宴正式开始了。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是谁家的亲戚,更不管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大家都会“抢”只碗来盛饭夹菜,没有抢到座位的,就四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甚至连田垄上也会成为他们的乐园;围坐在桌边的老人,红光满地呷一口酒,三五两句地聊起了过去,激动之处还会哼两句过去的情怀。

渐渐地,夜幕降临,人们带着无尽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里一盏盏的灯渐渐灭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乡间情怀却美美地留在了每个村民的心间。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2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只剩下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一个躬,拜几拜。给奶奶请安,向他问好。对他行完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次清明时节,又是纷纷细雨,又是面对冰冷墓碑而黯然洒泪的时刻,一代代人都在问自己:我从哪来,要到哪去?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孩童时代起就这样问父母,直到长大后还是无法清楚地回答自己。因为避讳,也因为禁忌还因为难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禅守就有了:从你来的地方来,到你去的地方去。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如同提出这个问题一样,不需要什么思考,当我们在清明细雨中缅怀逝去的亲人或先祖,每个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们一样,从虚无间由父母带自己到了这个人世,又从这个世界回到了一抔黄土中。而在这个世界走了一遭后,给这个永世永存的时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一段为时不会太长的名声,让亲友跟后辈有所怀想,再就是这一坟墓让同样不会延续太久时间的后人们来祭奠。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深思于安放亲人的坟墓前,让纯洁得只剩下亲情与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着清泪,淡淡地跟着雨珠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红尘世俗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份清新跟明白,给远去的亲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明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清清白白的人生,那么,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细雨在飘洒,人生思绪在轻扬,对冥冥之中的祖先或亲人的景仰与怀念,重温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也许我们能再次从心灵深处感受一种人生的超越,体会一份血缘亲情的真纯,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中,梦寻一段娇花照水,杨柳临风的美好境界……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4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心中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因为别的节日都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但清明却是冷冷清清让人伤心的,今年的清明给了我一次不小的感动。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也是中国的24节气之一。

这天我在家上网想看看清明节的来历,无意中点到了新闻上,这时我突然发现了一则感动人的新闻,上面写着:“记者从苏州相关部门所获悉,今年清明节,苏州扫墓大军将突破300万人次,比去年猛增100万,创历年清明节之最,其中,尤其以上海人为主。”原来清明节回到家乡为亲人扫墓的人竟然这么多。上海人居然占主要部分,而且在十分现代化的上海也不会忘记这个中国古老的节日,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也要抽出时间回到家乡为自己远去的亲人扫扫墓,告慰先人。

看来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不管那个节日有多么的古老,只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就会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今年的清明我没有感到冷冷清清,而是心里感到了阵阵暖流。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感动的清明。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在每年的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扫墓祭拜,给在阴间的祖先捎钱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不同,我并没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扫墓,而是去了我八年未去的曾姥姥坟上祭拜。曾姥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隐约想起她是一个很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对孩子好的天使!

我们坐车来到了曾姥姥生前的故乡,然后把车停到一个院子里,便带着纸钱等东西下沟了。下沟路上的景色非常美:粉红色的小花,郁郁葱葱的树木,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山峰……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脑海里全部都在“放映”着曾姥姥的点点滴滴。

我们抄小路向曾姥姥的坟走去。走了一会,终于看到了墓,我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在大家都到齐后,我们便开始烧钱了。我们先在曾姥姥坟头挖了个小坑,插了一面小黄旗,接着我自告奋勇拿着镰刀给曾姥姥的坟头“整容”,也就是把坟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在烧纸时,我们先在坟前划一个圈,防止别的鬼来抢曾姥姥的钱花。我们还拿出牛肉、面包、苹果摆在坟前给曾姥姥吃,因为曾姥姥生前最爱吃这些了。最后,舅舅拿着鞭炮给曾姥姥送上默默的祝福,希望曾姥姥在天堂过得好一些……

时间滴滴答答地过去了,我们要走了。可我还是依依不舍,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啊!曾姥姥!我一定会来看您的。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6

“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很快就到。星期五,我跟着爸爸妈妈到老家——溱潼去扫墓。

溱潼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素有“苏中明珠”的美称,这里不仅有世界珍稀动物“四不象”———麋鹿,还有闻名天下的“溱潼会船节”。听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说,会船节时这儿可热闹!再过一天就是“会船节”,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啊,可妈妈说,我当天回家,不能去看,我觉得十分遗憾。

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去给我的太太太公扫墓,在路上,我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太太生前对我的宠爱,眼前浮现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脸庞,回想起太太帮编毛衣的情景,想到这时,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也“溜”出来。记得唐朝诗人杜牧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下雨,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太太的坟墓在小村的尽头,一到那儿,爷爷就在太太的坟前摆上苹果、饭团等供品,然后把买好的黄纸点燃,我们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坟前,爷爷让我们一个个上前鞠躬。轮到我,爷爷一边叫我鞠躬,一边请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学。我想在此长眠的太太一定能够听到我的心声的。

等扫墓仪式结束,太阳已经西斜。大家纷纷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轻松许多的原因吧,他们表情不再严肃,而是相互说说笑笑,我也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条大河从我们身边伸向远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小船驶过,船上的人,撑着篙,还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姑姑随手折一根柳条编成帽子戴在我的头上,我一下子成机灵的小红军。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它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同时又是家人团聚,踏青赏春的绝好机会。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7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都赶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亲戚和朋友,有的人买菊花和美酒;有的买纸钱和香和烛。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而且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是多种多样的,是说不完的,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从去年开始,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便于人们有的时间去祭奠亲人。清明节真是来之不易啊!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8

星期天清明节,我们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亲人。那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多少给那个伤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机。看到格外好的天气,我们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采花,看美丽春色,和几个小表姐玩耍,心里有压抑不住的高兴。

一大早,大人们都忙着购买祭祀品,我们几个小孩拿着爸妈给的零花钱,悄悄溜进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大约走了二十分钟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处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着一排排坟墓,想必这就是那些长眠于地下的亲人吧。高大的坟冢上长满了杂草,布满尘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年轮。大人们分头除草添土,点蜡上香,我们几个小孩早就想着周围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顾大人们的活动,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就要离开,一旁当指挥长的外公说话了:“谁都不允许离开,祭祀活动马上开始了。”随着震耳的鞭炮声,正式祭祀开始了,外公带领大家在坟墓前磕头作揖,逐一介绍地下的亲人,并说出参加祭祀活动的每个人的名字,念了一些祭祀语,整个活动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才结束。

大家都不说话,一脸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亲人吧!我悄悄地拉过妈妈问:“妈妈,这些亲人为什么要葬在半山腰呢?”妈妈解释说:“是为了方便他们每天能够看到自己的家园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细看了每座坟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离房屋不远,这也可能是后人与先人的之间的一种依恋和不舍吧!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刚才外公的严肃语气,他是借祭祀活动教育我们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缅怀先人,传承文明。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9

清明节一直是一个用来祭祀的节日,是悲伤的,也是寂寞的。每年的今天,我都会去苏州,为我太爷爷扫墓。

傍晚六点多,我和爸爸、爷爷、奶奶来到了太爷爷的墓区。

奶奶打一把雨伞,保护着手上的祭品,闷闷不乐地走到太爷爷的墓前。爷爷和奶奶向前举行仪式:摆上祭品、点燃纸钱、让我们先后跪拜……

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那上面的照片,因为那是我亲手拍的:

一年冬天,我在家里享受寒假的假期。下午的时候,我想让太爷爷帮我买点心。太爷爷答应了,不过他有一个要求:在临走时拍一张照片。因为家里没有其他人,所以我自己给他拍了一张,他去买东西了……

后来,太爷爷的心脏病犯了——我是听爸爸说的。一位热心的青年在看到太爷爷后马上把他送到了医院,通知了爸爸。爸爸,马上把我送到医院,可是当我到达时,浮现在我眼前的只是太爷爷的尸体。大夫说:“我们已经很尽力了,可还是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爸爸安慰我说:“太爷爷本身就活不长了,你不要太内疚。”可我依然无法相信事实。

再后来,那张照片就成了遗像。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我就十分后悔:就不能少吃一顿吗?

仪式举行完了,爸爸告诉我该回家了。明亮的月光照到幽深的墓上,显得十分耀眼,仿佛全世界都在为太爷爷祭奠一样。我看着太爷爷的照片,哽咽了一下口水,泪水从脸庞流了下来,依依不舍的离开墓区。

夜深了,就让太爷爷好好做个梦吧。

我现在才知道“相见不如怀念”这句话的意思。两个人如果能相见,那么相见,怀念,都能成为与对方交流的方式。但如果不能再相见的话,只能通过怀念这种方式。太爷爷,你想我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因为我的一时疏忽,才让太爷爷“断魂”了。太爷爷,对不起,但我真的很想你!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描写清明的一首诗。

清明节里,人们祭祀死去的亲人,心里充满悲伤。所以谓之“欲断魂”嘛!清明节里,人们还会干什么呢?还会祷告上帝(俗称老天爷),祭祀烈士!

在扫墓之前,我们听了老爷爷对往事的回忆。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把中国践踏的不成样子,中国人奋起反抗,组成了红军*伍。我们农村人也得反抗,抗战队伍叫做土八路。这红军历尽苦头,两万五千里长征啊!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多么艰苦啊。他们因为俄,丧失了生命!你们生活在这个无战争的年代,有这么好的学习跟生活条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将来把祖国健身的更强大!”

听完老爷爷的讲述,我们迈着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没有言语,心想着过去的抗战日子。那是多么的艰苦,使人声泪俱下。那时,日本人侵入中国,对我国实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我国人民奋起反抗,组成了红军*伍,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我国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国人失去生命?!***指挥红军取的了胜利,苦日子才到了头!现在,我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会,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这样,我们就放松警惕,挥霍金钱么?回答是否定的!先烈们为了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们能把先烈们的劳动毁于一旦么?我们能辜负先烈们的希望么?能让先烈们白白牺牲么?当然不能!我们应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不能再让中国被侵占,被伤害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跟平的年代,在这个美好,舒适的坏境中,我们应该去努力,去奋斗,去报效祖国,共同建设美好的明天!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去祭拜祖先,缅怀故去的亲人。

今天,我们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几天还晴空万里,今天却下起了蒙蒙细雨,夹杂着一阵阵凉风的侵袭,让人感觉到了初春的寒意,我们的车子被笼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车流交织在一起,行进变得十分困难。我想起了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应该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让人们在忧伤肃穆的氛围中去祭拜祖先,缅怀故去的亲人。

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家,奶奶亲手做好当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饼。我们勿勿地吃完午饭,全家人有的扛锄头、有的拿扫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来到山脚下,山上已经人山人海,给光秃秃的小山装饰得五颜六色,给死气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几分姿色。

我们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锄头整理了四周的杂草,奶奶把早已准备好的供品摆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点上香,爷爷突然从衣兜里拿出一瓶酒,并把酒倒在三个酒杯里,因为太公生前就喜欢喝酒。我拿出纸钱贴在他们的墓前,有一万的、一百万的、一亿的、十亿的、一百亿的……妈妈对他们说;“别抢、别抢大家都有”。我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像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生活着,最后我们在他们的墓前鞠了三个九十度的躬。

这时,爸爸点燃鞭炮,我们在弥漫的烟雾中结束了今天的扫墓。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2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会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为什么会断魂?因为“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昨天(4月4日)一早,舅舅开车载我们去给姥姥扫墓。清明给人的印象大部分是湿雨天,可是这个清明,实在是个晴朗的好天气。一路上,杨树的叶子泛着嫩绿,柳树印证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绿绿的麦田犹如一片片绿色的海洋,荡漾着绿色的波纹,高大的梧桐竟也赶趟似的盛开了一簇一簇的桐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淡紫得优雅委婉。春景固然好,可因了扫墓,我们便怎么也快活不起来了。想念姥姥,真的很想念姥姥。

河,还是往日的那条河;路,也是曾经的那条小路;人,仍是心怀悲伤的那个人。小桥流水,愁鸦悲啼,戚戚然。

一抬眼,墓地已立在眼前: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拔净一片乱草,摆上所带贡品,烧上一把纸钱,哀思悠悠,悲情渺渺,看纸钱化作缕缕青烟,我们相对竟也无语哽咽。

姥姥,这个清明无雨,您那里今天也是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吧!姥姥,这个清明无雨,是因为被爱风干了忧伤吧!姥姥,我来看您了,您听到我心底的声音了吧!即使永无见面之日,但我想爱是可以穿越时空,穿越黄土的。姥姥,我相信您一定感受到了。

庄子说: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是啊,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在杨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离去的人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只是回归于大地,只是与大地同在。我觉得姥姥并没有离去,她只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那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辛劳,没有不幸。姥姥,您在世时就嘱托您的孩子,一旦您离去,孩子们都过得快乐、如意,您就可以无牵无挂、含笑九泉了。姥姥,您放心吧,我们过得还都不错。如果清明的雨是存活尘世的人的泪,那么清明的暖阳便是离我们而去的亲人的微笑。所以,姥姥,此刻,您一定是在笑着看我们的。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姥姥,想您、爱您。

又是一年清明时!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3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给奶奶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爷爷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4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纪念离我们而去的亲人,也是扫墓的日子,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我奶奶的墓前来扫墓,没想到墓园有那么多人和车,这真是人山人海,路边摆放着一辆又一辆的小车,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再往里走听到墓园里放的悲伤的音乐,看着人来人往,再看看墓碑一个接着一个,我当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这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是活着的人来这里纪念着离我们而去的人,你听鞭炮声一声接着一声,但却听不出热闹的气氛,只感到一阵阵悲伤。

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妈妈拿着一个小扫帚在奶奶的墓碑周围开始打扫,爸爸手拿湿毛巾把奶奶的墓碑擦得干干净净,打扫完以后,我们开始摆放奶奶平时最爱吃的水果和点心,开始放鞭炮,我们来时折了几枝嫩绿的新枝把它摆放在奶奶的墓周围,又将纸钱焚烧,妈妈说:今天是奶奶的节日,今天你讲到的话奶奶都能听到,她还能看到你,想和奶奶说啥,尽情地说吧!

虽然奶奶和我们阴阳两隔,但是我不会忘记我们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她的墓前除了伤心、怀念,是想在这时和她多聊会天,因为她能看到我还能听到我的讲话,我问她前几天我给她写的信她看到了吗?我又嘱咐她在那边要照顾好自己,别仔细了,不要再操我们的心了,我们都很好,要她在天上好好的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一切顺利,还有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将来长大有出息。

最后所有的仪式都进行完了,该说的话也说完了,要和奶奶告别了,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难过,给奶奶磕头、行礼,再见!奶奶,我会每隔段时间给您写信的,不要您在那边寂寞。

哎!虽然我每年都过清明节,但从来没有这样过过,这一次可是我亲身体会的清明节,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次,今年的清明节过得可是真有意义呀!

关于清明的周记范文15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XX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能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现在对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