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思都>教学资源>语文知识>说课稿>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文思都 人气:3.3W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翠鸟》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鸟儿”中第一课。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详细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 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序地进行描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翠鸟,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先基本概括后具体的描述方法,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有序观察和具体描述。

教学重难点: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

教具准备:翠鸟图片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为中心,引导学生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探究、合作学习。通过直观教学法,用翠鸟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作者先概括后具体,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朗读体会法,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朗读中想象翠鸟捕食时目光锐利、动作敏捷。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说学法

以思想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引导学生读一读、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朗读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明确任务

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从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把你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小组内交流

结合昨晚预习作业,现在小组内交流。

(四)班级展示

1、翠鸟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学生看图观察,体会作者先概括后具体,并按一定顺序观察的写作方法,有感情地朗读。

2、翠鸟目光锐利、动作敏捷。

抓住2小节中“疾飞”、“一眨眼”,说明翠鸟飞行速度快。3小节“机灵”、“难以逃脱”来说明翠鸟目光敏捷。“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说明翠鸟动作敏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自然段。

3、住处 陡峭的石壁上的石洞里

抓住“老渔翁”的话体会作者由“愿望---失望---希望”体会作者爱鸟的心情。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中的《比和比例》。

教材分析:

《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将这节课简单的说一下:

一、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则,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的教学宗旨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精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揭题示标(二)自学指导(以上是辅助环节)(三)看一看

(四)做一做(这两个环节为“先学”阶段)(五)议一议(“后教”阶段)(六)练一练(七)全课小结

(一)揭题示标

为节省课堂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导入,即揭题示标,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了一节课的努力方向。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是学生自学的航标,“先学后教”中“先学”是基础,是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自学指导要精心设计,一定要明白具体,学生知道怎样去自学。这节课我的自学指导是按知识点分

为四大块,把全班分为四大组,每组派人抽签,决定自学讨论的内容。出示知识树:

回顾(1):比和比例的意义

1、说说比和比例的意义,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2、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4、举例说明: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回顾(2):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1、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3、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回顾(3):求比值和化简比

1、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

3、举例说明: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回顾(4):比和比例的应用

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是什么?举出一个例子。

2、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怎样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分别举出一个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来解答的应用题。 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小声的问问你的同桌。

说课稿 篇3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因而激发兴趣需要贯穿始终。

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

二、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体验鱼儿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第2、3目标是情感目标,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为下次的活动做一个精神铺垫,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说说活动准备: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瓶盖,都是我们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还有

就是抹布、水粉颜料和大海的背景图。

四、说说活动的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

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谈话法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幼儿的学法 “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说过程

在本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

使师幼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

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教师示范——幼儿操作——互相欣赏作品

1、引出主题:

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条鱼的图片。

教师说:我是一条孤单的鱼,在大海里孤单的游来游去,没有朋友。唉!

提问:鱼儿怎么了?

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幼儿将身上的鱼儿拿下贴在海洋图上与小鱼做朋友。

我现在有这么多朋友,我好开心,想吐泡泡,你们和我一起吐泡泡吧。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我用“小鱼来我们班作客,小金鱼一个人孤单没有好朋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溶入到环境中,体验鱼儿孤独的情绪。找到了好朋友很开心,它想和好朋友一起吐泡泡,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鱼儿快乐的心情。

2、教师示范:

提问:那你们知道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吗?

我们怎样帮小鱼吐泡泡呢?教师出示水粉和瓶盖。

请幼儿观察瓶盖的形状。请幼儿想办法画泡泡。

教师示范用瓶盖印画。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时用抹布擦去。

第二环节是认识创作工具的过程。因为每次的创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名称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多次活动经验的累积,使幼儿逐步掌握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幼儿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的绘画方式)

3、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幼儿随着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泡泡。

第三环节是印得过程。让幼儿在印得过程中体验快乐。这里我运用了教师示范工具的操作方法,是启发式的,是让幼儿自然而然的掌握工具的运用。印得过程中幼儿共同合作,共同游戏,共同体验印得乐趣,共同欣赏作品。

4、相互欣赏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说说自己印的泡泡,说说自己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设计意图:评价幼儿作品,给予肯定,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5、结束部分

幼儿和教师唱着《小金鱼》的音乐游出教室。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小羊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这是一节绘画课,是一节集欣赏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艺术课。教材要求用泥塑或绘画的形式表现“羊”这一主题,这节课我将在上节课的泥塑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更好的表现“羊”。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为《十二生肖》的系列单元,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传说的绘画形式表现“羊”这个可爱的动物,在绘画中鼓励学生运用夸张的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在学习中体会绘画创造美的乐趣,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艺术学习活动中,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创作,寓教于乐。

3、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十二生肖羊》的动画片,欣赏羊的图片,羊的不同形式艺术作品,增加学生对羊的感性认识和了解。

(2)学生用绘画和形式表现羊。

4、说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分析羊的结构、羊的生活环境等,突破难点,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二、 说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是羊的结构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只有做好、做足了这项工作,本节课的难点就可解决,目标就可顺利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欣赏为主,贯穿整个课堂的始末。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解决难点,并教会了学生画羊和表现羊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谈话式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即总结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又直接引入新课,节省了时间。

(二)播放动画片《十二生肖羊》

师生共同欣赏

通过观看动画片,同学们对十二生肖羊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羊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渡。接下来在师生讨论交流过程中 ,更是一个升华。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保护动物的教育:羊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三) 播放课件,欣赏有关不同羊的图片。

欣赏图片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不但了解了更多有关羊的知识,最主要的是通过师生一起分析羊的结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为后面的课堂任务做了很好的铺垫。

羊的结构:头——身躯——四肢

(四)继续播放课件,欣赏有关羊的不同形式艺术作品。

通过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

(五)学生创作有关羊的绘画作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教师巡视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绘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

三、 小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团队集体开发的课题——《我们多快乐 》,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学案、课件和拓展资源4个方面对资源包进行说明。

一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从本节课主题内容看,《我们多快乐》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规律设计教学主题。依据《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原则,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与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快乐可以创造,可以传递,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很快,他们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本节课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和大家在一起的快乐,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课标依据:

1、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4、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目标和本课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为:

1.通过活动,激发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在家里、学校里生活与学习的'快乐。

2.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分享快乐、

3.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可以创造也可以传递,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自己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重点】

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快乐。

【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可以创造也可以传递,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教学过程:

基于本目标,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一:创设情境 感知快乐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能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课上我播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来创设情境,提高关注力,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性,消除紧张情绪,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以便导入新课。

活动二:实践参与 体验快乐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因此本环节,我设计两个游戏,一个是自己玩喜欢的游戏,不准出声打扰别人,一个是随着音乐集体玩,让学生对比体会到大家一起玩的乐趣,体验这份快乐。

活动三:精彩回忆 分享、创造快乐

品德与生活要求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于是,我先让孩子们从学习中和生活中两个方面去收集快乐的事。

课程标准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为更好地分享快乐,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快乐。全班交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体会快乐来自不同的方面,感受到同学的友谊、亲人、长辈、老师的关爱,学会感恩和体会生活的美好。

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借助学生交流分享快乐的时候,让他们感受到在享受别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时候,给别人送去快乐,自己也快乐。这时出示身边人的故事,出示刘翔、莫言、袁隆平等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的人,让学生感受到为集体为祖国挣得荣誉的时候,不仅自己快乐,很多人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快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取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活动四:总结提升 描绘快乐

课程标准指出,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等形式,因此,设计了用画笔画出快乐这一环节。为进一步体验大家在一起的快乐,留住快乐,我用手机为大家拍全家福,记录学生的笑脸,发在班级博客上,学生一定会和同学家人一起分享,达到快乐传递分享的目的。

活动五:课外拓展 延续快乐

本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画的画送给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快乐,同时提出希望,课后要学会发现快乐、分享快乐、助人为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板书设计:板书把学生获得快乐的几个方面设计成花瓣,组成一朵花,预示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花开得艳丽芬芳,需要快乐浇灌。

二说学案 :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一张快乐卡,让学生课前回忆填写快乐的事,收集体现快乐的物品,照片、纪念品、奖状等。学生在填写、收集的过程中,体验了快乐,并且学会了搜集和整理资料。

三说课件:本课件插播了视频、添加了音乐、图片等,制作上力求简洁明快,直观,提高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有2部分:1、快乐卡2、刘翔、袁隆平、莫言等不同领域为国争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