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思都>话题作文>节日作文>中秋节作文>

【精品】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汇总5篇

文思都 人气:2.9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汇总5篇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 篇1

农历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按照风俗习惯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月饼表示全家团圆的意思。

今年的八月十五妈妈带着我去商场购买一些节日的商品一进大门哇!这里早已经人山人海了人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争先恐后地采购者所需的节日礼品。货架上包装成五颜六色的月饼最引人注目它们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仿佛在对我打招呼并且说:“快把我们带回家一起过节吧!”

到了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提着灯来到小区的花园玩在这里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一只小鸟的灯笼它的头和脚会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的活动翅膀忽闪忽闪的拍着好像要飞起来似的。

我觉得灯笼太神奇了怎样才能做出来呢?带着问题回家请教了爸爸爸爸告诉我灯笼里面放着小机关是用来控制小鸟的只要你通了电它就会动了。

想不到小小的灯笼居然还藏着学问呢!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多动脑筋做出更好玩、更先进的灯笼来!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 篇2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 篇3

今天是中秋节,月儿真圆。

“宇宇,傻什么呢?快来吃饭!”妈妈在叫我。

我跑下楼梯,坐在奶奶身边。奶奶又在用手帕不停地擦拭着那张“全家福”。经过岁月的冲刷,它巳经变得很模糊了。

照片上,有爷爷、奶奶、伯父、爸爸、叔叔。

终于奶奶哭了,两颗大大的泪珠滚落下来,我给奶奶月饼,奶奶不理我,只是默默地擦着照片。噢!是叔叔么?

1980年,叔叔参军去了西藏。二十多年了,他从一名雷达兵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团长。二十多年了,几时见过他的身影?

我扶奶奶走到阳台,秋风嗖嗖吹着奶奶单薄的身体,我真担心奶奶,而奶奶只是呆呆地望着月,好久,才从干燥的口中挤出几个字:“月亮,真圆。”

是啊!月亮真圆。“晴空护玉盘”。今夜的天空分外洁净,没有一丝云彩,只有一轮皎洁明亮的圆月,默默地挂在天暮上,我看着它,它看着我。

我凝望着月亮,呵,真圆,万家团圆的日子啊!家家户户都围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而我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叔叔也许正在凝视着月儿,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吧;或许他正默默地吟诵着“低头思故乡”的名句哩!或许他在虔诚地祈祷着“明月照我还”。。。可叔叔是个兵!纵然是月圆之夜却难圆回乡梦,纵然是思乡之时,也难解思乡情!为了祖国的安宁,依然扛着钢枪,挺起胸膛的又何止是叔叔一人!

月缓缓地在云里移动,大地被这坦荡、圣洁的光惊慑住了,万物默默地承受着月光的洗礼。这时的月,纯洁、明朗、冷峻,却不失温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 篇4

中秋,九月中旬之秋。

适逢中秋九月,我独倚窗台,手捧书卷,望卷上明月。

始,空中依旧漆黑一片。似,还略带些黄昏的娇娆,玫红的妩媚;又似,墨迹屏风后微微一笑,倾城。

轻摇小扇,品书中之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呵,明月啊,你是寄了多少人的相思愁,思乡情?又,何来一方夜郎?又如何,微风轻摇芦苇之时婀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叹,老树孤鸦鸣,秋露私沁桂。明月,明月,你可曾知道这秋思又是谁家可怜人?叹哉。

乌纱笼月,渐渐淡去黄昏妖娆,不留情面,一丝遗痕也赶尽杀绝。是,夜空中好似有了一星半点的纯白,确实在风吹动的乌云门帘下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伸手抓不住你衣的裙摆水袖,却在挣脱后留下回眸一笑,渐行渐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呵,青天大老爷,又怎知明月几时现?今夕于天,又是何年。风轻轻楼重重,玉碎碎冷寒寒。

曾忆儿时,那呼作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上,嫦娥舞翩翩,吴刚桂万年。玉兔捣药,似与人间。后羿,你忍,射碎这一幅唯美天宫图吗?你忍,望清冷月宫,却不得团圆吗?

乌纱撑不住了,急急地退了场,月总算是正式登上主角的台。淡黄若白,鹅黄衬雅黑托。这是对偶吗?不,不是,她真的只有那么一点大,怎拟试比天?但就因如此,在浩如烟海的夜空,散出柔和的光,不是夜的冷酷与淡漠,流年逝水,逝水流年。

她独霸了整个舞台,其余一切都显得那么微弱,那么渺小。她不需要奋力展现,只需一颦一笑,又多少星为之倾倒。

我默默离开了窗台。

是的,她为众人所欣赏。

黑色夜幕,是精灵音符的跳跃。

她依旧挂在空中。

潮起潮落,悲惋的哀歌。

那么耀眼。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 篇5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空格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空格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其中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最为流传,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